从德甲保级队到欧冠冠军,克洛普的执教战术发生了哪些变化?
2024-09-15 17:18:22 | 作者: 匿名
改革,这两个词在当今世界足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弱者需要改革,因为他们必须找到足以对抗中上游球队的战术和策略;强者也需要改革,仅仅靠静态的战术很难在各条战线上走得更远。在此背景下,人们对名帅的定义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只有那些通过战术改革帮助球队实现战绩复苏的主教练,才更有资格被称为名帅。
也就是说,想要成为当今世界足坛公认的名帅,光有辉煌的执教成绩是不够的。你常常需要有能力带领团队从衰落走向繁荣。那么当今世界足坛是否有这样一位主教练帮助球队摆脱困境,最终重拾辉煌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相信很多球迷看到这个问题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利物浦现任主教练尤尔根·克洛普。
对于大多数利物浦球迷来说,克洛普在过去的两个赛季给他们带来了太多的惊喜。上赛季,在德国名帅的带领下,红军最终取得了30胜7平1负的成绩,积97分,仅以微弱劣势落后曼城1分夺得亚军。向上点。在欧冠联赛中,利物浦弥补了失去联赛冠军的遗憾:他们在淘汰赛中击败了德甲豪门拜仁慕尼黑、葡超豪门波尔图、西甲豪门巴塞罗那,最终在决赛中遇到了另一支英超球队热刺。
在2019年6月2日举行的欧冠决赛中,利物浦最终凭借萨拉赫和奥里吉上下半场的贡献击败对手,夺得队史第6座欧冠冠军。
时间来到了这个季节。克洛普率领的利物浦虽然在1/8决赛中被马竞淘汰,但他们在联赛中达到了球队历史上的里程碑:利物浦本赛季在英超联赛中取得了32胜3平3平的成绩。他们以99分的华丽成绩,以领先曼城18分的优势夺得英超冠军(如果不是最后阶段利物浦表现太差,他们对曼城的领先优势还会更大)。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红军利物浦历史上首个英超冠军。
克洛普给利物浦带来的改变是立竿见影的。几年前,红军还只是一支战绩不稳定的球队,但这位德国名帅却用他对足球的独特理解,在短短几年内帮助利物浦转型为一支强队。它已经成为英格兰足坛乃至世界足坛最具竞争力的球队之一。
如果我们把视野稍微往前移一点,我们就会发现,改革这个词几乎贯穿了克洛普的整个执教生涯。也就是说,他对战术的独特理解和改革的决心早在执教初期就形成了。这位德国著名教练多年来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补充。
在接下来的篇幅中,笔者将结合克洛普各个时期的详细数据,为球迷们深入剖析这位德国名帅执教生涯的主要战术体系。
特殊的职业生涯起点
作为职业球员,克洛普从未在德甲踢过球。 1990年,克洛普成为德国乙级球队美因茨的职业球员,一直效力到2001年(克洛普于2001年退役)。 2001年2月,当时战绩不佳的美因茨选择聘请刚刚退役的克洛普作为新任主帅。当时,美因茨正处于保级的困难期,俱乐部高层对克洛普只有一个要求:带领球队留在德乙。
让人没想到的是,克洛普不仅帮助球队留在德甲,还为这支从未进入过德甲的球队点燃了晋级的希望。 2003-2004赛季,几年前还在为保级而苦苦挣扎的美因茨在克洛普的带领下取得了34场比赛13胜15平6负积54分的出色成绩。获得德甲第三名,成功夺冠。获得参加下赛季德甲联赛的资格。
为什么我们要重点向大家介绍克洛普执教美因茨的经历呢?原因很简单。作为执教生涯的起点,克洛普的大部分战术观点和人员使用策略都是在这一时期定型的。同时,考虑到美因茨长期以来只是乙级联赛的保级球队,克洛普执教初期的主导战术往往是稳固的防守。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创造了一套独特的防守反击理念。这一想法在克洛普随后的职业生涯中得到了延续。无论是执教多特蒙德还是利物浦,克洛普在面对纸面实力比他弱的球队时,往往都愿意主动放低姿态。采取更加低调务实的防守反击策略。
阵型选择
2006~2007 德甲积分榜
2006~2007赛季,美因茨在连续两个赛季获得第11名后不幸降级(该赛季第16名)。 2007~2008赛季,克洛普率领的美因茨仅获得德乙第四名,遗憾错失升级机会。在此背景下,受到众多球迷诟病的克洛普选择辞职,转而在2008年5月接受多特蒙德的邀请,成为黄蜂队新任主教练。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多特蒙德远没有现在那么闪耀。在2002~2003赛季获得德甲第三名后,黄蜂队在接下来的五个赛季的表现都比前一年更差:2003~2004赛季,他们最终获得了第6名;2003~2004赛季,他们最终获得了第6名; 2004~2005赛季和2005~2006赛季,多特蒙德的最终成绩始终是第7名; 2006~2007赛季,黄蜂队的成绩跌至第9位; 2007~2008赛季,多特蒙德迎来了新世纪最黑暗的赛季。他们在联赛中以10胜10平14负积40分仅排名第13位。
综合来看,当时的多特蒙德连续多个赛季无法跻身中上游,甚至在2007-2008赛季跌入降级区。克洛普来到球队后,并没有足够的人手部署。相反,他需要在短时间内制定出能够经受风雨的战术策略,帮助多特蒙德重拾昔日的辉煌。
首先,克洛普通过多特蒙德当时的人员配置确定了主力阵型。这位德国主教练仍然将他在美因茨所欣赏的4231阵型视为他的首选。下面我们列出的首发名单是克洛普执教多特蒙德时较为常规的主力阵容。中锋位置上,莱万多夫斯基更多出现在首发阵容中;中场方面,京多安(或沙欣)与本德尔搭档成为球队的两名防守型中场,前锋线后面的三名前锋是罗伊斯、格策和布拉什丘斯基;后卫线方面,胡梅尔斯和苏博蒂奇更多担任球队的双中后卫,左右边后卫则是皮什切克和施梅尔泽。
执教利物浦后,克洛普根据球队不同的人员配置,对自己所主张的整体战术进行了细微的调整。首先,他经过深思熟虑,将球队的阵型改为433。前锋线上的三叉戟是萨拉赫、菲尔米诺和马内;在中场区域,法比尼奥在球队中扮演的角色更多。作为单后腰,他面前的两名队友是队长亨德森和维纳尔杜姆;后卫线上,范迪克和戈麦斯逐渐成为本赛季红军中后卫的黄金搭档。边后卫是罗伯逊和人气炸鸡阿诺德。
从阵型来看,克洛普执教多特蒙德和利物浦时确实有所不同。但我们需要强调的是,4231阵型和433阵型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共同点的。球队可以通过灵活变换两名边后卫的位置,在比赛过程中动态调整阵型。当球队处于防守状态时,433阵型中的两名边锋可以退至中场区域,球队改为中后场横向拦截面积更大的4231阵型;当球队处于进攻状态时,两名边前卫可以离开中场来到前锋线。 4231阵型因此改为前场人数更多的433阵型。
后防线在组织进攻过程中的作用
克洛普一直是一位崇尚整体足球的主教练。早在执教多特蒙德时,他就已经创造了一套将门将融入进攻的战术。不过,我们需要强调的是,考虑到门将个人实力的不同,克洛普在多特蒙德和利物浦时期也不断调整门将参与进攻的方式。
执教多特蒙德期间,门将魏登费勒拥有出色的门线反应和扑救技巧,但他的脚下技术在一流门将中算不上一流。在这种背景下,让德国门将承担过于复杂的脚下控球职责显然是不现实的。不过,克洛普不愿意让魏登费勒在没有太多调整的情况下就用一脚散球解围。他希望自己能够在对方的逼抢球员到位之前,将球传给两名边后卫。或者是在两名边后卫的脚下(克洛普在执教多特蒙德时非常反对门将直接与中后卫进行短传配合,他认为这种小范围的配合会给对手更多的压迫空间,并且会造成丢球后球队没有机会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来到利物浦后,克洛普在俱乐部高层的帮助下逐渐开始改造后防线。人们最称赞的就是范迪克的引进。后者在中后卫位置上的表现已经成为利物浦能否在多条战线上竞争的关键因素。但除了范戴克之外,笔者认为巴西门将阿利森的引进也非常重要。与魏登费勒不同,阿利松继承了桑巴足球中善于传控脚下足球的精神。在某些时候,他的控球意识和传球准确性不亚于一些顶级后卫。
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克洛普巧妙地给了阿利森更多的控球空间。巴西国家门将在后场得球时,不会像魏登费勒那样以更可靠的方式将球送到边路。相反,他会主动与范迪克和戈麦斯之一打空。通过连接。对于大多数球队来说,当对方门将和后卫在后场进行长时间的交流时,必须组织前锋前压。这样一来,利物浦中场和两翼的攻击手就会获得更多的拿球空间。一旦阿利森能够在对方逼抢球员到位之前将球冲到无人区,红军将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反击机会。
后防线方面,克洛普无论是执教多特蒙德还是利物浦,都有一位领袖。这个人就是多特蒙德时期的胡梅尔斯和利物浦时期的范迪克。从技术特点上来说,胡梅尔斯和范戴克都拥有出色的身体对抗能力,但他们并不是单纯依靠身体正面对抗的传统中卫。相反,他们拥有出色的控球能力和大局观。现代中后卫。
相比于胡梅尔斯,范迪克在比赛中拥有更多的拿球和组织机会(克洛普在执教多特蒙德时并不希望中卫过多拿球)。不过,无论是胡梅尔斯还是范迪克,他们在拿到球后都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核心想法:在中场位置上寻找自己的进攻核心。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进攻核心并不一定是指某个球员,而可能是通过合理的战术构建的某个进攻群体。
多特蒙德时期,他们发起进攻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中轴线上的三名球员——京多安、格策和莱万多夫斯基(也可能是沙欣、香川真司)。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胡梅尔斯不会一拿到球就寻求移向边路。相反,他会利用中场京多安的撤退来渗透到局部区域的中路。克洛普执教多特蒙德时,胡梅尔斯能否准确地将球传给京多安,成为黄蜂进攻能否有效的关键环节。一旦京多安能够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控制球,4231阵型中更多前场人员的优势就可以充分发挥。京多安可以选择将球分配到边路,然后在边路打配合。你也可以选择通过直塞球继续与格策或者莱万多夫斯基联系。
当克洛普执教利物浦时,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红军并不是一支追求中路渗透的球队。同时,中场中路的法比尼奥、亨德森甚至维纳尔杜姆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组织型中场。因此,克洛普逐渐改变了在多特蒙德时期所追求的中路渗透,转而将边路进攻作为自己的首选。
利物浦目前在边路拥有一些最好的攻击手。因此,范迪克拿到球后的第一选择不会是把球交给中场,而是主动分配给两个边路(要么直接传给两个边后卫,要么直接传给两个边后卫)边后卫)。可以以背后长传的形式传给两名边锋)。即使对方派出很多人在边路防守,考虑到阿诺德、马内、萨拉赫等人都有很强的个人突破和团队配合能力,对方的防守球员想要在人数相等的情况下限制自己的发挥。是非常困难的。
当然,足球场上没有永远有效的战术。由于利物浦崇尚边路进攻的打法在世界足坛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动荡,不少球队都对克洛普的战术进行了针对性的限制。在某些时候,他们甚至故意放松对利物浦中场的盯防,从而诱导后卫将球送入他们在中场搭建的圈子内。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克洛普也做出了自己的战术回应。他发明了一种涉及对方的进攻战术。
如上图所示,当范迪克在后场得球时,左边的马内会配合从后面带入的罗伯逊突然尝试将球向前推进。这样一来,为了限制两位世界顶级边路球员拿球,对手的整体防守不得不转移到利物浦的左翼。埃及球星萨拉赫所在的右翼,侧面传球空间较大。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范迪克会直接利用自己出色的长传技术将球输送到右侧的真空区域,帮助萨拉赫获得局部空间从容拿球。与此同时,利物浦右后卫阿诺德也将跟进向前推进,红军在右侧获得了有效的2对1进攻局面。
除了后卫发起进攻之外,克洛普对于边后卫的使用也很有特色。在执教利物浦时,他将罗伯逊和亚历山大-阿诺德这两位名不见经传的边后卫提拔为世界顶级球员。克洛普也会在比赛中积极利用这两名球员出色的脚下技术,让他们积极参与后场组织。
罗伯逊和阿诺德在进攻阶段都不会过度加速前进。相反,他们会主动将自己定位在后防线的平行区域,充当范迪克的有效接球手。我们假设罗伯逊是第一个接到范戴克传球的人。这时,利物浦的单中场法比尼奥就会主动将自己的位置拉到边路,协助苏格兰边后卫组织引导。为了弥补法比尼奥离开中场区域造成的部分真空,右后卫阿诺德将自己的位置移至中场,成为一个相对有意义的中场组织者。
从数据来看,阿诺德绝对有能力成为利物浦中场的组织者。这位英格兰小将在2019-2020赛季完成了74次关键传球,在英超联赛中排名第五。同时,他创造的绝佳机会数和场均传球次数都可以排在所有同位置球员的前列(总共创造了18次绝佳机会,位居所有同位置球员第一;场均传球次数为64.2次,在所有同位置球员中排名第三)。
从组织能力上来说,皮什切克和施梅尔泽显然很难达到罗伯逊和阿诺德的水平。因此,克洛普在执教多特蒙德时对多特蒙德的定位就是在攻防转换过程中为球队提供阵型宽度,让持球后卫能够第一时间找到稳定的边路接球点。
如上图所示,亚历山大-阿诺德和罗伯逊在过去三个赛季场均传球分别为59.1次和65.3次。反观皮什切克和施梅尔泽,2012-2013、2013-2014、2014-2015赛季的场均传球次数分别只有39.9次和37.6次。可以发现,阿诺德和罗伯逊的场均传球次数远高于皮什切克和施梅尔泽。即使与一些中场球员相比,阿诺德和罗伯逊也不甘落后。
克洛普组织进攻的不同思路,从多特蒙德和利物浦的平均控球率对比中也能明显体现出来。如上图所示,多特蒙德在2012~2013赛季、2013~2014赛季、2014~2015赛季的平均控球率分别为54.1%、52.8%、53.2%。克洛普执教利物浦时,由于中场和后场球员能力强,能够在局部区域控制短传,红军的场均控球率明显提高。他们的平均控球率在2017-2018赛季达到57.9%,2018-2019赛季为58.5%,本赛季平均控球率提升至58.8%。
中场职责
一般来说,利物浦的中场三人组是亨德森、维纳尔杜姆和法比尼奥。了解这三名球员技术特点的朋友应该知道,他们三人都不是进攻能力突出的组织型中场球员。利物浦更多的进攻战术还是需要锋线三叉戟和两名边后卫来完成。在这样的背景下,亨德森和维纳尔杜姆在比赛中往往要承担更多的防守责任。在两名边后卫受到高度压力后,克洛普会要求他们弥补自己的不足。你身后有空间。
人们总是会称赞亚历山大-阿诺德和罗伯逊出色的助攻能力。过去两个赛季,他们已经成长为世界足坛的两名顶级边后卫。但当我们赞扬他们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背后保护着他们的亨德森和维纳尔杜姆。比赛中如果没有这两名球员掩护防守,罗伯逊和亚历山大-阿诺德在高压下就会暴露。他身后的空档将成为很多球队的反击点。
利物浦中场三人组单中场的站位决定了他们在防守时拥有相对较宽的横向拦截区域。对手利用小范围的传球快速穿过中场是不现实的。但这种优势在多特蒙德时期并不能体现出来。当时克洛普推崇的4231阵型在防守过程中需要更多依赖两名中场的表现,但京多安和本德尔却很难防守。该区域覆盖了整个后场。
从技术特点上来说,本德尔拥有出色的跑动能力,他在边路的防守往往能够做到“及时”、“有效”,但另一位防守型中场京多安的跑动能力就相对逊色一些。弱很多。换句话说,我们不能仅仅将京多安视为一名防守型中场。德国球星更多的能力体现在他出色的传球技术和出色的场上大局观。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为了保证京多安在比赛过程中能够起到调动大局的作用,克洛普不会命令京多安做出不合适的左右移动,而是将他更多的位置固定在中路。中场的。
多特蒙德时期的双中场组合有点像米兰昔日的黄金中场搭档——加图索+皮尔洛。很多球迷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些疑惑:即使在巨星云集的AC米兰,皮尔洛也受到加图索和安布罗西尼的保护。仅靠本德尔,多特蒙德如何能实现稳固的防守?答案很简单。仅靠本德尔并不能保证后场防守的稳定性。作为一名非常重视防守质量的主教练,克洛普也给出了自己的应对方案:他减少了边后卫的数量。插上的强度要求两名边后卫尽可能同时向前压。也就是说,当一名边后卫助攻时,另一名边后卫必须留在中场区域协助本德尔形成拦截线。
前场发动进攻的方式
球员的不同特点直接导致两队前场进攻方式完全不同。执教多特蒙德时,克洛普在球经过半场后,依然会坚定地选择沿中路进攻。当京多安将球转移到对方防守中锋时,多特蒙德中场格策灵活的位置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这位德国球星在京多安得球后不会盯着某个点要球。而是会在对方防线前进行反复的侧向移动,从侧面扰乱对方的整体防守阵地。
格策反复的侧向跑位不仅扰乱了对方防守的整体位置,也让防守队员更加关注他,从而忽视了对京多安的盯防限制。当京多安和格策一起出现在弧顶时,对方的后卫线只能非常被动地上压,试图阻挡和限制京多安和格策的进一步控球操作。这样一来,京多安和格策的拿球空间确实减少了,但多特蒙德的主力前锋莱万多夫斯基却能从边路获得更多的跑动空间。同时,当京多安和格策从外线控球时,多特蒙德的两名边锋也可以主动前插到中路,帮助莱万多夫斯基形成更有层次的包抄体系。
与多特蒙德不同,利物浦是一支非常注重边路进攻的球队。我们以红军的右路进攻为例。当阿诺德助攻到前场时,他会与右翼萨拉赫形成以敌多、敌少的有效进攻局面。同时,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红军中场之一的维纳尔杜姆会在比赛过程中及时移至右侧,以保护阿诺德和萨拉赫身后的空档。当萨拉赫和阿诺德在进攻时无忧无虑时,他们的盘带技术和小范围配合意识就会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众所周知,利物浦的中场是他们三锋中最薄弱的一环,而边锋和边后卫则是他们最亮的一环。以这样的人员基础为背景,人们总是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利物浦的所有进攻都是从边路发起的。事实上,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虽然利物浦中场的控球能力还没有达到顶级水平,但克洛普也创造了独特的进攻方案:利用中路后撤来增加中场的组织能力。
菲尔米诺堪称当今世界足坛的“异类”。作为一名知名中锋,他并不以进球数而闻名。现任巴西国脚本赛季在英超联赛中的进球数仅有9个,甚至还不如一些保级球队的前锋。但菲尔米诺之所以依然能跻身世界顶级中锋之列,是因为他拥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堪比顶级中场球员的组织能力。菲尔米诺在2019~2020英超赛季创造了10次出色的进球机会,在所有同位置球员中排名第4。同时,他的助攻数、场均关键传球数以及场均传球数均在所有同位置球员中排名第一。
菲尔米诺在进攻中如何发挥组织和策动作用?一个非常明显的表现就是大幅回撤。上图是菲尔米诺2019~2020赛季的热力图。可以明显看出,巴西球星在中场的时间比在禁区的时间要多。一定程度上,菲尔米诺的后撤能力可以弥补红军中场进攻能力的不足,也可以激发马内和萨拉赫两名边锋的得分能力。
如上图所示,当菲尔米诺回撤到中场拿球时,必然会吸引对方1到2名中后卫前压。这样,当他把球交给插在边路的边锋或边后卫时,对方在罚球点附近的防守瞬间就会出现真空区域。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克洛普不会要求菲尔米诺在分身后快速插回禁区包抄球员(这会导致球员体力消耗过多,进攻战术无法持续),而是会命令让他们处于不同的位置。对方边锋从禁区中路接球包抄。克洛普的战术不仅充分利用了菲尔米诺的组织动员能力,也弥补了他在中场拿球能力的不足。也让萨拉赫和马内拥有更加出色的射门技术。可谓一箭三雕。
由于这种战术,利物浦队内进球最多的往往是他们的两名边锋,而不是中锋菲尔米诺。利物浦对边路传中的依赖在当今世界足坛是众所周知的。过去三个赛季他们的场均传中次数分别为20次、19.2次和24.1次。这个数据远高于多特蒙德(黄蜂2012-2013赛季场均传中17.8次,2013-2014赛季场均传中15.9次,2014-2015赛季场均传中15.9次)。平均次数为15.8次)。
防守战术解析
说起克洛普在防守端的战术改革,相信很多球迷都会不约而然地想到德国名帅极力推荐的战术之一——高压逼抢。简而言之,所谓高压逼抢策略,就是在丢球后迅速组织前场拦截线,在短时间内对对方持球者形成多方位进攻,以快速断球。球并发起反击。高压逼抢战术如今已经成为很多豪门球队的首选。虽然这种战术也被诟病过于冒险,但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实现主教练“以攻代守”的核心思想。
首先介绍一下利物浦的高压逼抢策略。非常重视边锋的克洛普也会在高压逼抢战术中赋予这两名边锋非常重要的职责。总体来说,如今的红军更加注重韧性十足的“堵路战术”。如上图所示,当对方后卫控球时,中锋菲尔米诺会先快速前插,封堵对方中路的传球路线。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对方后卫别无选择,只能将球送到边路。此时此刻,克洛普对两名边锋的独特战术就可以发挥关键作用:丢球后,克洛普不会要求萨拉赫和马内第一时间与菲尔米诺冲向对手。而是会命令他们两人分散到两个边路,切断对方中后卫到边后卫的传球路线。
“围而不抢”是利物浦高压逼抢战术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不仅有效防止前场球员因过度无谓跑动而消耗体力,而且使对手的传球充满限制,无法进行点对点的精准传球。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对方持球后卫只有两种结局:一是因为传球路线缺乏而被菲尔米诺拦截;二是被菲尔米诺抢断。第二,为了避免传球被拦截,他选择漫无目的地起步。经过一大一小解围后,球又回到了利物浦的掌控之中。
克洛普在多特蒙德时期推行的逼抢策略略有不同。他们采取的战术是由莱万多夫斯基领衔的。如上图所示,罗伊斯和布拉祖斯基不会立即切断中后卫向边路的传球路线,而是等待中锋莱万多夫斯基将球传给对方的两名对手。中后卫施加了足够的压力,将球迫使到无人防守的边后卫的脚下。有的朋友看到这里可能会很疑惑:为什么克洛普不强调将逼抢区域放在中路,而是让对方中后卫以一种非常轻松的态度将球转移到边路呢?原因很简单。毕竟中路是一片比较宽阔的区域,短时间内想要组织出合围局面是比较困难的。副业则完全不同。边线是多特蒙德天然的压力屏障。黄蜂队可以用更少的人实施更全面的逼抢策略。
当对方边后卫得球时,多特蒙德会采取看似激进的逼抢策略,即放弃某些区域的防守阵型,转而将大部分防守人员集中到对方持球区域进行高强度的逼抢。按。这种紧逼战术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好处是可以大大提高压制的成功率。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逼抢战术的缺点也是多特蒙德难以忍受的:如果全力形成的拦截圈仍然无法限制住对手的传球,对手就会成功地将球送到自己的防守中。在薄弱区域,黄蜂队的防守甚至球门都会完全暴露在对方球员的面前,丢球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结语
虽然克洛普在多特蒙德时期取得的成绩不如现在,但我们不能否认克洛普在德国足坛取得的成就。相反,这位德国名帅执教生涯中的一系列关键战术和球员所使用的核心思想,都是在多特蒙德时期形成的。他现在在利物浦所做的只是尽可能地完善这个体系。
声明:本文由入驻作者编辑撰写,除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即时修改或删除。
相关新闻
-
2019扣篮大赛nba,2019扣篮大赛全场回放
一、背景介绍2019年扣篮大赛于2月17日在夏威夷檀香山举行,吸引了各国精英球员前来参赛。本次比赛包括个人赛、全明星对抗赛和三分球大赛三个项目。二、个人赛1. 历史最佳花絮当晚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波特-詹宁斯一跃而起从背板......
-
精灵之从加入火箭队开始逆袭番茄,神奇宝贝之火箭队逆袭
1. 比赛背景 本场比赛是NBA季后赛的一场焦点战役,两支强队之间的对决备受关注。未能在前六场中一举拿下胜利的火箭队,在主场迎战已经拿到四场胜利的快船队。 2. 火箭的关键人物 硬实力派的詹姆斯·哈登成为本场比赛的绝......
24小时热文
-
足球排行榜前十名 足球排名前十名
2023-12-17
-
曼联与拜仁谈德里赫特转会 球员希望与滕哈赫重聚
2024-07-05
-
第一部分英语怎么说,第一部分的英文缩写
2023-09-06
-
王洪祥打了多少场比赛的简单介绍
2023-09-28
-
高拉特的复仇怎么做(高拉特位置)
2023-09-26
-
马龙和瓦妮莎要了6次(马龙跟瓦妮莎)
2023-10-07
用户评论
哇,克洛普从保级队到欧冠冠军的蜕变太震撼了!他的战术变化真的太关键了。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到克洛普的执教变化,我觉得足球战术真的可以改变一个队伍的命运。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克洛普的战术变化太神奇了,以前还以为他会一直带领保级队,没想到能带出冠军。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德甲保级队到欧冠冠军,克洛普的战术确实厉害,不过我觉得他的团队精神更关键。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克洛普的战术变化让我对他刮目相看,以前只觉得他是个坚韧的教练。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克洛普的转变太让人惊喜了,从保级队到欧冠冠军,他的战术调整太成功了。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对克洛普的执教战术变化很有兴趣,想知道他是如何一步步提升球队的。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克洛普的战术变化确实厉害,不过我觉得他的团队凝聚力才是最关键的。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看了克洛普的执教变化,我觉得足球教练真的需要不断学习和调整。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保级队到欧冠冠军,克洛普的战术变化让我想起了曾经的曼联。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克洛普的战术变化让我重新认识了他,没想到他还能带来这样的成就。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克洛普的执教战术变化真的让人眼前一亮,他是不是还有更多的潜力呢?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克洛普的战术变化太棒了,我觉得他应该去带国家队,看看能带出什么样的成绩。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以前觉得克洛普只会带领保级队,现在看来他的战术眼光真的很独到。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克洛普的执教战术变化让我明白了,足球不仅仅是技术和战术,更是心态和团队。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克洛普的战术变化太有创意了,我觉得他应该给其他教练上一课。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从德甲保级队到欧冠冠军,克洛普的执教历程太励志了,希望他能继续创造奇迹。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克洛普的战术变化让我对足球有了新的认识,他的成功不仅仅是运气。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克洛普的执教战术变化让我觉得足球战术真的可以改变一切,太神奇了!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