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奥运会,中国男篮为何没有1-5号位 08年奥运会中国男篮8进4打的谁

2024-01-30 19:16:32 | 作者: cctv2026

一、

我们之前没有“扒摘”。 让我先谈谈让很多球迷印象最深的08年奥运会。 那是一代人心中篮网最美的时刻之一。

08年奥运会,中国男篮为何没有1-5号位 08年奥运会中国男篮8进4打的谁

当时,中国男篮打出了姚明、易建联、朱芳雨、孙悦、刘炜的首发阵容。

姚明易建联、NBA名首发级内线球员组成的“双塔”,无论在什么时代都不能说不“豪华”。

当然,它也是中国男篮的“时运”。 恰逢像奥运会一样的“世界盛会”,第一次来到了我们家门口。 男篮中出现了姚明、易建联这样的“天才级”选手。

真的是“互惠互利”。

让我们看看那时的中国男篮战术。 内线的姚明只要停下脚步,外线队员都一定会第一时间把球传给姚明。 然后姚明会根据对方的防守情况自行选择进攻。 如果对方选择了单人防守,姚明将坚决选择低位单打。 如果对方选择了“包”,

姚明找机会把球传给外线等待。 例如朱芳雨、李楠、王仕鹏、孙悦、刘为、张庆鹏等。

这是当时中国男篮最基础、最常用的战术,一点也不复杂,但因为姚明的存在,执行起来很“有效率”,但当时的外线队员确实投射了实力。

作为在NBA注册并在雄鹿队成功首发出场的易建联,其“蓝领”的作用更多的是帮助姚明站在顶端抢走队友投出的篮板球。 还有一部分进攻时间接近24秒,姚明又“被包夹”了,很厉害。

联队利用自己的灵活性走到罚球线附近接球,投出了“放哨”球,但那时联队的射门不像后来那样得心应手。

所以,整个奥运会系列赛的阿联命中率不高的原因就在于此。

“三大内线”替补登场的王治郅,饰演姚明的“替补”。 也就是说,他们有同样的内线自主攻击选择。

然后“重复”姚明这样的做法。

因此,在08年奥运会上,男篮现在没有被称为1-5号的位置,而是简单的“内线”和“投手”。

感兴趣的球迷还可以翻遍当年的奥运会系列赛。 基本上战术水平的东西就这么多。

一言以蔽之,姚明是绝对的核心,其他选手各司其职。

或者内线是绝对核心,其他选手各司其职。

说起来,可能也有像姚明、王治郅、易建联这样的“万里长城移动”,对内线“怙恃”,把优势发挥到极致,是没有缺点的。

好的,让我们再一次在镜头前“推”一下。

二、

让我们来看看“后姚明”时代男篮最重要的系列赛——长沙亚运会。

当时,中国男篮经历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败北”和2013年马尼拉亚运会的“惨案”,让篮协高层有了清晰的认识。 以前有人说篮球成绩下降是因为姚明的“英年早退”,现在可能不是了

男篮进入“升级换代”时期,也是“帅”比“帅”更适应中国男篮长期发展的“战略”需要。

于是宫鲁鸣的领导上任了。 而且他也喜欢问题的关键。 于是他“清除”了那些虽然是“老资格”但确实不适合国家队的选手们。 并且,大胆地“起用”了敢于战斗的年轻选手。

如赵继伟、丁彦雨航、周琦、翟晓川、李根、李慕豪等。

虽然“换血”很彻底,但在战术上,宫指导还是使用了由两名NBA级选手——易建联周琦组成的“双塔”,和08年奥运会差不多,只不过是姚明被周琦“换”了。

“洋帅”和“土帅”似乎都认为中国男篮的优势还是在于“内线”。

但这时,中国男篮已经开始重视“锋线”。 这也不是因为我们自己“进步”,而是因为这个时候,时代不同了。 世界篮球界已经成为“前线”的天下。 不是曾经只需要内线和后卫的时代。 前线的选手掠过池塘。

拆毁城堡,“工作”可以像闪电一样突破,“静”可以像“长枪”一样扔得很远。

锋线队员成了现代篮球最重要的“一环”——“小球”。

为此,丁彦雨航、周鹏、翟晓川、李根为男篮拿到2015年长沙亚锦赛冠军、直通2016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门票”立下了汗马功劳。

篮球场的位置只有“五个”。

有人说五个职位每个都很重要,其实,如果一个“职位”特别突出,剩下的自然就会相对“弱”。 因为以前中锋和后卫很重要,所以锋线多是“蓝领”,防守基本上是一样的。

那么锋线开始“崛起”,内线的“作用”自然下降,后卫自身“变”,成为了“可1可2”的双卫,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 只有“内线”在苦苦挣扎。 而且,只有时代无情的“碾压”。

所以,虽然周琦和王哲林都是男篮内线的“新星”,但经过几年的发展,周琦在2019年“口碑”依旧如此的情况下,也能在NBL迎来“凤凰涅槃”。

在王哲林几乎没有遭遇“挫折”的情况下,依然不能说是CBA的顶级内线。

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王哲林和周琦的“风格”不同。 周琦灵活轻盈,一定已经适应了这个时代。 他是任何联赛都需要的球员,和任何球队的风格都不大一样,但王哲林未必。

也就是说,即使姚明在这个“年代”长大,在02-10年的几年里肯定不会有人做得更好。

这就是“大势”,或者用互联网术语来说,就是“风口”。

三、

时间再往前推,就是刚刚过去的日本仙台世预赛,杜锋带领中国男篮拿到了“两连胜”,和宫鲁鸣指导一样,又是在男篮最为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拯救男篮于“水火”。

真的,无论他们最终会给男篮带出什么样的成绩,但就凭着这这份担当和勇气,以及内心里那团永远炽热的“篮球火”,我们普通球迷都应该永远在篮球的层面上尊敬他们,因为我们只是用嘴说,用键盘写,

可人家是真真正正的去做.

对阵日本的第一场杜锋是大多数时间用的是周琦和胡金秋,这样CBA顶级的球员组成的“双塔”。

结果赢了16分。

第二场为“保护”周琦,就只能用王哲林和胡金秋了,杜锋大部分时间是把他俩“分开”使用,就变成了所谓的“一大四小”阵容,结果赢了33分。

于是,有球迷说,男篮不应该再坚持过往的那种“陈旧”且“缓慢”的双塔战术了,应该适应时代的潮流去打“现代”篮球。

因为,易建联眼看着就来到了“退役”的边缘了,能扛过大旗的目前看最有希望的就是周琦,剩下的沈梓捷、胡金秋、王哲林等虽然都不错,但距离周琦都还有一定的差距,而且除了王哲林之外,

其他的两位都是和周琦风格比较相似的“移动型”内线,就算摆上去也是“重叠”,而王哲林也用数次世界大赛证明,他真的不太适合现在的比赛了,对手基本都是撒开脚丫子来回折返跑,几个回合不要,

大王就开始撑着膝盖呼哧带喘了,剩下的就没法打了。

最主要的是,现在“小阵容”是篮球“大势”,带个“大中锋”,或者摆俩内线不但给了对手可乘之机,也对己方是一个“桎梏”。

所以,男篮应该顺应时代潮流放弃“双塔”。

四、

但,这样的说法也迎来了反对的声音,一些球迷觉得,如果只摆一个内线,那我们的篮板球将无法得到保证,男篮这么多年身高占优势,但对抗上各个位置上都“吃亏”。

而且就是因为现在大多数对手都在打“小球”,所以我们才更应该增加内线的“厚度”,然后尽量控制篮板球,让对手跑步起来,这才方能有一线生机。

最主要的是,对阵日本的两场世预赛,由于对手实力太弱,所以整个过程和结果实在没有太多值得参考的东西,只能说,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中国男篮无论摆出什么样的阵容都能赢。

而到了国际大赛上,面对欧洲和美洲球队的时候,男篮的角色就要换成世预赛上的日本男篮了,而面对强队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内线”,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利用呢?

最理想的情况就是把周琦、王哲林、沈梓捷、胡金秋都带上,然后进行“两两配对”,这样我们至少还占据一些高度的优势,篮板球上多少放心一些。

而且这样的“双塔”是中国男篮最大的“标志”,也是我们最习惯的一种战术。

我们不要去管外面是如何的“风云变幻”,而应该坚持我们自己所应该坚持的东西。

说真的,都给我整不会了。

顺应“潮流”的发展和坚持自己的“优势”,各位老司机,你们更支持哪一种论点?

声明:本文由入驻作者编辑撰写,除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即时修改或删除。

标签

相关新闻

  • 用心2020,《用心》

    用心2020,《用心》

    随着现代竞技的高速发展,职业运动员不仅需要具备卓越的体能和技术,还需要拥有卓越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激烈的比赛中保持自信和冷静,取得最佳成绩。以下是提高心理素质的几点建议:1. 建立正确的心理状态比赛前,职业运动员需要充分休......

    2023-09-04 15302
  • 2005年NBA全明星扣篮大赛

    2005年NBA全明星扣篮大赛

    1、大赛简介2005年2月19日,NBA全明星周末在丹佛开幕,其中扣篮大赛成为全明星周末的最大亮点之一。当年NBA新秀中锋安德烈-伊戈达拉在扣篮大赛上成为最终胜利者。2、规则解析扣篮大赛是由四名选手组成,每名选手分别进行......

    2023-09-04 2147